力消滅瘧疾的科學家培育出一種蚊子,帶有避免散播瘧疾的基因。牠們在野外如果他種類的蚊子交配後,產下無法傳播這種毛病的後代。
英國廣播公司 (BBC) 24日採訪,座談人員象徵,他們運用基因剪輯科技,取代或消除史帝芬塞瘧蚊 (Anopheles stephensi) 基因組的 DNA,這種蚊子在印度城市散播瘧疾。他們將 DNA 植入生殖細胞,藉由基因傳給下一代,培育出擁有避免散播瘧疾基因的蚊子,這些帶有瘧疾抗體的蚊子將這種基因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為 99.5%。
一併國大地衛生組織 (WHO) 預估,2015年世界有2億1400萬起瘧疾病例,奪走43萬8000條人命,大多發生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所在。瘧疾是途經雌蚊叮咬,將寄生蟲傳播給人類所致。這項研究的目標是將基因創新的蚊子釋放到野外,與野生蚊子交配,使其身上的抗瘧疾基因進入基因庫,最終擴展到整個族群,消除蚊子途經叮咬將寄生蟲傳播給人類的造詣。
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(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San Diego) 生物學家比爾 (Ethan Bier) 說,這是「控制瘧疾強有力的永續工具」,讓一名特定地址的一切蚊子都帶有抗瘧疾基因。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(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Irvine) 分子生物學家詹姆士 (Anthony James) 則表現:「所有人並未倡言光靠此就能消威瘧疾。」他說,「但搭配就醫及謹防藥物、後續研發的疫苗、蚊帳及防微杜漸蚊蟲孳生,這項討論能在永久終結瘧疾上扮演重點角色。」這項討論結果刊登在美國學術期刊「國家科學院學報」(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)。